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就业直通车”从学生社区开进招聘企业

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切实贯彻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要求,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推出“学生社区就业直通车”专项行动,通过“企业面试进公寓”“就业直通车班列化”“就业蓄水池建设”三大举措,将就业服务下沉至学生社区,缩短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

企业HR走进学生公寓,助力就业服务“零距离”,4月2日,英科医疗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边文轩、朱传宝走进学生公寓,为毕业生就业答疑解惑。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积极响应“一站式”社区建设号召,将就业指导、岗位推荐、面试培训等服务搬进学生公寓,邀请包括英科医疗、雷沃重工等20余家企业HR走进社区,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

学院党委副书记董虎表示,把就业工作带入社区,是推动“三全育人”向深向实发展的重要抓手。学院通过“企业-社区-学生”的零距离对接,精准匹配岗位需求,释放就业新动能。活动中,企业HR不仅解读行业趋势,还现场模拟面试,帮助学生提升求职竞争力。“零距离”模式打破了传统校园招聘的时空限制,为实现就业服务“下沉”与“前置”打牢基础。

就业直通车进企业,实现毕业生与企业双向奔赴,4月8日,一辆载有30余名毕业生和大三学生的大巴从青岛理工大学学生社区驶向英科医疗产业园,这是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今年开行的第三趟“就业直通车”。与传统招聘会不同,直通车不仅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更通过“社区宣讲、实地参观、现场面试、集体签约”的闭环流程,让毕业生沉浸式了解企业。活动中,学生们实地体验了办公环境、食堂及员工宿舍。企业招聘负责人边文轩表示:“直通车解决了我们‘招人难’和学生‘择业盲’的问题,效率远超线上招聘。”目前,学院正推动直通车向“班车化”方向发展,计划每季度联合重点企业开通专列,在实现省内直通车常态化基础上,逐步向省外重点用人单位拓展,为毕业生提供跨区域就业机会。

做深就业蓄水池,让就业工作从“短期冲刺”变为“长期蓄力”,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制定落实“就业蓄水池”计划,将职业规划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大一参观企业、大二职业测评、大三技能实训、大四精准推荐”,学院以新生入学为起点,通过校企共建课程、职业导师进课堂等方式,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学院“就业直通车”活动逐渐延伸到政校企座谈交流、实习实践基地签约挂牌等多个方面,在出席青岛理工大学-英科医疗就业直通车座谈会暨就业创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后,淄博市张店区人社局就业市场科科长魏印伟表示,这种前置化培养模式与地方“稳就业”政策高度契合,“政校企三方联动,既能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又能为区域经济输送对口人才”。

“就业直通车”不仅是就业手段,更是联通学业与职业的桥梁,随着“班车化”直通车的持续推进和“蓄水池”体系的不断完善,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一站式”社区就业服务,助力学生“好就业、就好业”,为建设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样板”持续发力。(撰稿:徐晓东、张翱、甘洋龙、李晓桐;审核:李忠晓、董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