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省学校安全应急演练暨专题研讨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7月1日至4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青岛理工大学与青岛市教育局联合承办的“2025年全省学校安全应急演练暨专题研讨培训班”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的400余名安全管理工作骨干参加培训。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二级巡视员孙大贵,校党委书记杨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学校安全管理处处长石仁勇主持开班式。

杨赟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安全工作创新做法情况,并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要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坚决守住政治安全、校园安防、消防安全等一排底线。他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进一步聚焦“平安校园”建设,创新安全信息化手段,有效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切实以高质量安全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志刚在开班式讲话中强调,校园安全对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全省教育系统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根本遵循,压实责任链条,强化风险防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一是要深化责任意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二是要推进“人防+技防”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化安全管理水平;三是要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机制,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希望全体学员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学用结合,以实战化演练与系统化研讨为抓手,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孙大贵在致辞中指出,安全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此次培训班是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将切实把学习收获转化为改进工作、守好底线的思路办法和具体行动,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与兄弟地市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形成共同应对学校安全风险挑战的强大合力,全力以赴守牢守好全省学校安全稳定一排底线。

培训班设置专题讲座、应急演练观摩、交流研讨等多种培训形式,紧扣“防范风险、提升能力”主线,设置5场专题授课与3次现场观摩。省教育厅安管处处长石仁勇以《以教育高质量发展造就学校高水平安全》为题,系统阐释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高级工程师蔡锐通过《教育系统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剖析》,以真实案例警示风险防控要点;山东大学教授许信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校园安全防范建设应用》,展示科技赋能安全管理的前沿成果。济南大学督导员邱玉敏、省教育厅安管处副处长姜业华等专家,分别围绕“校园欺凌防范与干预”“学生安全事件材料规范”等主题展开深度解析。学员们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为破解校园安全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会议期间,学校安管处会同科发集团向全体参训学员重点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平安校园一体化管理平台”。该平台整合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交通、人脸识别、访客管理等六大系统,依托三维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校园场景虚拟还原与动态监控。其“数据互通共享、业务一站办理”的创新模式获多家媒体报道,成为全省校园安全智慧化建设的标杆案例。

培训期间,学员们现场观摩了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小学校安全应急演练及青岛理工大学安全信息化建设成果。通过模拟突发事件处置流程、智慧安防平台实操等场景化学习,参训人员直观掌握了应急处置标准化流程。结业阶段,济宁市、日照市、滨州市等地教育局及齐鲁工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代表作交流发言,分享欺凌防治、防溺水、消防安全等领域的创新经验,形成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

结业仪式上,石仁勇作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培训班“组织精细、内容务实、学风优良”的特点,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迅速传达学习成果,确保培训精神全覆盖;二是强化分层分类培训,打造专业化安全管理队伍;三是聚焦重点领域靶向发力,推动安全法规完善与机制创新。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提升了责任意识与专业能力,将积极转化学习成果,推动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市教育局及西海岸新区教体局通力协作,从培训方案制定、课程安排到后勤保障均精心筹备,确保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培训期间,会务组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强化保密纪律,为学员营造了严谨务实的学习环境。(撰稿:申维东;摄影:石路捷、许菲菲、李家润;审核:李国涛、董兰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