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学院联合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思政新形式

4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学院联合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举办党建创新联合体签约、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思政实践基地揭牌暨“星空下的思政课”项目启动仪式。市北区教体局、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天文馆人员代表、各单位师生代表、家长代表共100余人参与,共同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思政新方式。

启动仪式上,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伟、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王升文共同为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思政实践基地揭牌。理学院党委书记范晓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华章琳、五十三中教育集团杨芳、张文革共同签约党建创新联合体。青岛理工大学、市北区教体局、五十三中教育集团等8位嘉宾代表共同为“星空下的思政课”项目启幕。

陈伟在致辞中表示,把思政课堂与文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思政是青岛理工大学近年来着力开展的工作,物理作为贯穿大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是实现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思政的重要课程载体。下一步,青岛理工大学将以校际协同为脉,合力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从学生贯通培养角度出发,搭建思政课教学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把思政课堂与文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天文科普的基础上探索更多文化媒介,不断丰富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教学和实践,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做好传承、融合、实践“三篇文章”。

启动仪式结束后,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科学教师林森、理学院天文团队教师姜龙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筱侠分别围绕“科学课上的天文知识回顾”、“我国天文学发展历程”和“航空航天中的科学家精神”三个主题为现场师生、家长讲授“星空下的思政课”,并现场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了包括月球、木星及其卫星在内的多个天体。青岛第五十三中学、青岛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校长王升文表示:“‘星空下的思政课’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形式,让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把思政课堂从室内搬到户外,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学生们在浩瀚星空下,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

思政教学引导天文科普,天文科普滋养思政教学。本次揭牌仪式结束后,各方将发挥优势,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堵点”集体攻关、跨学段相互听课集体备课及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形成合力、共谋发展。(撰稿:刘奕、王俞苹;审稿:华章琳、范晓光、薛诚)


TOP